推動資本市場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,改革是破題的關鍵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《決定》對資本市場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統部署,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。近期,中國証監會發布《關於資本市場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的實施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實施意見》),進一步明確了資本市場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的“施工圖”。打開這張“施工圖”,改革的脈絡清晰可見。
推動資本市場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,改革是破題的關鍵。以改革優環境、通堵點、建體系,全面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能力
以改革通堵。
科創板、創業板、北交所上市公司中高新技術企業佔比均超過九成,綠色公司債券試點以來累計發行約8700億元,“保險+期貨”惠及農戶超700萬戶次,公募基金行業受托管理各類養老金資產超6萬億元,“數據要素×資本市場”專項試點發布首批11個試點項目……做好科技金融、綠色金融、普惠金融、養老金融、數字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,資本市場正在持續發力。
以改革優環境,厚植科創沃土。具備直接融資功能的資本市場有著獨特的風險共擔和利益共享機制,與創新活動的風險特性“適配度”更高,是科創企業更便利快捷的融資途徑,在促進創新資本形成、優化創新資源配置等方面具有優勢。此次《實施意見》對科技金融著墨最多,圍繞增強資本市場制度包容性、適應性推出改革舉措,更好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。比如長期以來,如何評價擬上市企業的科創屬性、如何支持優質未盈利科技型企業上市是資本市場改革的難點。《實施意見》針對這一難點,提出進一步健全精准識別科技型企業的制度機制,支持優質未盈利科技型企業上市。同時,通過完善科技型企業信息披露規則,優化新股發行承銷機制,優化並購重組估值、支付工具等機制安排共同發力,提高有關制度安排與科技型企業的適配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