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5月28日,习近平总书记曾礼赞,我们的很多院士都是“干惊天动地事,做隐姓埋名人”的民族英雄!
8日上午9时,吊唁仪式在第七一九研究所总体楼二楼大厅设置的灵堂举行。这不是简单的告别,而是英雄精神在英雄之城最壮阔的回响。
“黄老永垂不朽,这一生能跟着他为祖国的核潜艇事业出力,我感到很荣幸。”第七一九研究所退休职工胡天福曾与黄老共事,第一时间赶来送别自己最敬佩的黄老。
一位军校在读学员,手捧两束鲜花来了。“一束是自己的,一束是代同学敬献给黄老,同学因故不能来,就帮他把这份哀思带来。”这位田同学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,“我是一名国防科技专业的学生,在大学里就知道黄老的故事,被他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。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和黄老一样,能够为国防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全部。”
“黄老为国家核潜艇事业鞠躬尽瘁、无私奉献的一生,让我们无比感动和敬佩。”武汉市民邬志翔说,有幸和黄老生活在同一个城市,一定要来送别,表达对黄院士的敬意和怀念。要传承和弘扬黄老的奉献精。
“英雄的身影从未远去,英雄的精神必将永存。”专程赶来送黄老的省军区退休干部杨成舟感慨地说,“黄老用毕生心血铸就的‘深海长城’守护万里海疆、万家灯火,他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精神之魂,是一个时代的先锋。”
吊唁的队伍从一楼台阶蜿蜒而上,一直延伸到二楼的吊唁厅门口。市民们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着对黄老的敬仰。
步履蹒跚的老人,颤巍巍登上近30级台阶,献上白菊,寄托哀思;戴红领巾的少年,挺直身躯,庄重敬礼,致敬英魂。
2月8日上午,武汉市武昌区张之洞路,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吊唁仪式现场,从四面八方闻讯赶来的人们自发列队,悼念这位将“惊涛骇浪”的功勋“深潜”入海的先驱。